《太平经》是道教的主要经典,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,宣扬散财救穷、自食其力。又名《太平清领书》。据中国《后汉书·襄楷传》称:汉顺帝时,琅玡人宫崇诣阙,献其师于吉所得神书,号曰《太平清领书》。此神书即《太平经》,系东汉原始道教重要经典。原书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部,每部17卷,共170卷。今道藏本仅残存57卷,另有唐人闾丘方远节录的《太平经钞》10卷,敦煌遗书《太平经目录》一卷。
【1】概述
作品简介
近人王明据有关资料辑校补遗,撰成《太平经合校》一书,大体可见原书旧貌。此经假托神人(又称天师)与六方真人问答,演说原始道教教义和方术。其卷帙浩繁,内容庞杂。大抵以奉天法道,顺应阴阳五行为宗旨,广述治世之道,伦理之则,以及长寿成仙、治病养生、通神占验之术。其说虽受汉代谶纬神学影响,宣扬灾异祥瑞,善恶报应观念,“多巫觋杂语”。但亦自成体系,以顺天地之法,治政修身,达于天下太平为主旨。有代表下层民众反对统治者恃强凌弱,主张自食其力,周穷救急的思想。故为张角等早期民间道教领袖所利用,组织发动农民起义。后世道教各派教义,亦受此书影响。
作品内容
《太平经》,又名《太平青领书》,是道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,据说是东汉(25-220年)时期的道士于吉流传下来的。
《太平经》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:
(一)继承老子之道和传统的天神信仰,重新构筑了早期道教的神学思想体系,即天人合一的神学思想,提出了神仙不死,身中神,求长生等观念。
(二)为帝王治太平提出一套统治术,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,以“无为而无不为”的老子学说为治国方针。
(三)关于教徒的修养方法,提出辟谷、食气、服药、养性、返神、房中、针灸、占卜、堪舆、禁忌等等方术,同时,还重视符咒,宣扬服符能驱邪求福,治病长生,要求信徒坚持斋戒、首过、祈禳、叩拜及诵经等活动。
(四)提出善恶报应观念,认为人类如果作恶太多,则天地必降灾异,殃及后人。由此,正告世人行善积德,信修正道,方可断除灾异而得度成仙。[1-2]
《太平经》认为,太阳、太阴、中和三气和谐而化生万物,因此在自然界中,太阳、太阴、中和三气缺一不可。《太平经》称:"太阳、太阴、中和三气共为理,更相感动","故纯行阳,则地不肯尽成;纯行阴,则天不肯尽生。当合三统,阴阳相得,乃和在中也。古者圣人致太平,皆求天地中和之心,一气不通,百事乖错。"只有阴阳二气的相互和谐产生中和之气,并共同生养万物,才能有自然界的太平。这就是《太平经》所说的"天气悦下,地气悦上,二气相通,而为中和之气,相受共养万物,无复有害,故曰太平"。《太平经》还说:"三气合并为太和之气。太和即出太平之气。断绝此三气,一气绝不达,太和不至,太平不出。阴阳者,要在中和。中和气得,万物滋生,人民和调。"这里的"太和",即为"太阴、太阳、中和"三气的和谐,"太平"则指三气和谐而达到平衡,即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。也就是说,三气的融合达到和谐就是太和,进而就可以实现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。《太平经》还进一步指出,人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,也是自然中和之气所生,即"天、地、人本同一元气,分为三体。"又说:"天、地、人民万物,本共治一事,善则俱乐,凶则俱苦,故同尤也"。也就是说,天、地、人同为自然界中一部分,本身就有着共生共荣的关系,因此必须要互相尊重、和谐共处。
作品由来
《太平经》。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,一名《太平清领书》。史载汉代曾流传三种《太平经》:西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造《天官历包元太平经》十二卷;东汉顺帝时宫崇上其师于吉於曲阳泉水上所得《太平清领书》一百七十卷;张陵《太平洞极经》一百四十四卷。均已佚。《正统道藏》所收《太平经》仅残存五十七卷,另收唐末闾丘方远《太平经钞》十卷及《太平经圣君秘旨》。
【2】来历
成书于汉代的《太平经》,据史书记载,共有三种:一是西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的《天官历包元太平经》12卷,自称是天帝真人赤精子传授;二是东汉顺帝时问世的《太平清领书》;三是顺帝时张陵所得的《太平洞极经》144卷。我们这里所说的《太平经》,是《太平清领书》。
有关《太平经》一书的最早记载是范晔的《后汉书》。《后汉书·襄楷传》说,桓帝延熹九年(公元166年),襄楷上书曰: 臣前上琅邪宫崇受于吉(一作干吉)神书,不合明听。 《襄楷传》又说: 初,顺帝时,琅邪宫崇诣阙,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,皆缥白素、朱介、青首、朱目,号《太平清领书》。 唐章怀太子李贤注说: 神书,即今道家《太平经》也。其经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部,每部一十七卷也。 照李贤的说法,神书即是《太平经》。
这部神书是于吉在曲阳泉水上所得,但得之于何时、何人,都没有交待。
晋葛洪在《神仙传》中说得之于 天仙.他说: 宫嵩(即宫崇)者,琅邪人也。有文才,著书百余卷。师事仙人于吉。汉元帝时,嵩随吉于曲阳泉上遇天仙,授吉青缣朱字《太平经》十部。吉行之得道,以付嵩。 说《太平经》为天仙所授,显然是不可能的。唐王松年《仙苑编珠》卷中引《神仙传》佚文说:于吉,北海人也。患癞疮数年,百药不愈,见市中有卖药公,姓帛名和,因往学之,乃授之素书二卷,谓曰:' 此书不但愈病,当得长生。' 吉受之,乃《太平经》也。行之疾愈,乃于上虞钓台乡高峰之上,演此经成一百七十卷。 就是说于吉从帛和处得来的《素书》二卷即《太平经》,自己再敷衍成一百七十卷本。但帛和的《素书》二卷从哪里来,没有说明。唐人撰述的《太平经复文序》则造了一个《太平经》的传授过程: 皇天金阙后圣太平帝君……垂谟作典,预令下教,故作《太平复文》。先传上相青童君,传上宰西城王君,王君传弟子帛和,帛和传弟子于吉。于吉初得恶疾,殆将不救,诣帛和求医。帛和告曰:吾传汝《太平本文》,可因易为一百七十卷,编成三百六十章,普传于天下,授有德之君,致太平,不但疾愈,兼而度世。于吉授教,究极精义,敷演成教。 这里所说的《太平本文》,就《神仙传》所说的《素书》二卷。
从以上可以看出,《太平经》不是一人一时写成的,而是从西汉末年到东汉顺帝时经过长时间的酝酿而成的。同时,《太平经》与汉代的其他两本《太平经》也有一定的关系。先看甘忠可的《天官历包元太平经》。据《汉书·李寻传》: 初,成帝时,齐人甘忠可诈造《天官历包元太平经》十二卷,以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,当更受命于天。 甘忠可弟子夏贺良向衰帝所陈说的: 汉历中衰,当更受命。成帝不应天命,故绝嗣。今陛下久疾,变异屡数,天所以谴告人也,宜急改元易号,乃得延年益寿,皇子生,灾异息矣。 等等,襄楷上书则称:前者宫崇所献神书,专以奉天地、顺五行为本,亦有兴国广嗣之术。 可见两者的说法颇相似。甘忠可之书是借着 天帝使真人赤精子,下教我此道 的名义的,《太平清领书》则以天君、太上为最高的神,大部分内容是以天师与六方真人纯师徒问答的形式叙述的。两者的形式也基本相同。从甘忠可与于吉、宫崇的籍贯看,其地域亦相近。这些说明,一百七十卷的《太平清领书》是从甘忠可的十二卷《包元经》发展而来的。至于《太平清领书》与《太平洞极经》的关系,据梁孟安的《道教义枢》说,张道陵曾得太上授与《太平洞极之经》一百四十四卷,可能是《太平清领书》的另一传本。宋张君房辑《云笈七签》亦沿此说,并交待说:甲乙十部合一百七十卷,今世所行。按正一经云:有《太平洞极之经》一百四十四卷,今此经流亡殆将欲尽。此之二经,并是盛明治道,及证果、修因、禁忌、众术等也。 可见两种《太平经》内容是基本一致的。
总的来说,《太平经》一书即是汉代的《太平清领书》,后来收入《道藏》,今已残缺不全,原书一百七十卷,仅残存五十七卷。今人王明先生,以现存《道藏》本《太平经》为依据,参照《太平经钞》及其他二十七种引书加以校补,编成《太平经合校》。
后世影响
该书内容庞杂,非一人一时之作,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,认为治国者有它,可以长生,其中多「巫觋杂语」,但也不乏反映贫苦民众疾苦与要求的思想,并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发表了评论。该书对於张角传播其太平道,组织黄巾起义起了理论指导作用,张陵创五斗米道也利用了它,其对后世道教及道教思想的发展亦有重大影响。收入《正统道藏》太平部。今人王明有《太平经合校》(中华书局1960年版),颇便学者。
演变
《太平经》行世后,由于其传播者、传播区域及时代的不同,出现过多种卷数不同、经名不同的传本。
南朝梁孟安排在所著《道教义枢 ·七部义》中说:“按《正一经》云,有‘太平洞极'之经一百四十四卷。此经并盛明治道,证果、修因、禁忌、众术也。其《洞极经》者,按《正一经》:汉安元年,太上亲授天师,流传兹日。”意即张道陵曾有《太平洞极经》一百四十四卷。唐闾丘方远的《太平经钞》已部、庚部;《太平经》卷四十一、卷四十八中皆有解释“太平洞极”之经的文字。宋张君房编《云笈七签》卷六《三洞经教部·四辅》也说:“凡君在位,轻忽斯典,然其卷数或有不同。今甲乙十部合一百七十卷,今世所行。按正一经云:有“太平洞极”之经一百四十四卷。今此经流亡殆将欲尽。此之二经,并是盛明治道及证果修因、禁忌众术等也。”足见《太平洞极经》是确实存在过的,南梁时尚有流传,至宋代便已流失殆尽,仅存书目。孟安排与张君房也都说此二经内容“并是”,经名不同而内容一样。据饶宗颐《敦煌六朝写本张天师道陵老子想尔注校笺》论证,《想尔注》多处演“太平”、“守一”等义,实乃以《太平经》之义旨解释《老子》。这也说明张陵确曾有与《太平经》内容相同的《太平洞极经》。近代著名道教学者陈撄宁先生曾谓《太平青领书》与《太平洞极经》是一经而二名。我认为此说极是。现引述《太平经》中有关解释经名的文字以为证明:
卷四十一: “此道道者,名为洞极天地阴阳之经,万万世不可复易也。”“洞者,其道德善恶,洞洽天地阴阳,表里六方,莫不响应也。……其为道乃拘校天地开辟以来,天文地文人文神文皆撰简得其善者,以为洞极之经”。
卷六十七: “此乃天上太古洞极之道,可以化人”。
卷六十九: “周流天下,上下洞极”。
卷八十八: “今天师言,乃都合古今河洛神书善文之属,及贤明口中诀事,以为洞极之经”。“使众贤明共集次之,编以为洞极之经”。“使众贤诵读,此当为洞极之经竟者”。
卷九十一: “上第一善者,去其邪辞,以为洞极之经”。“以神文圣贤辞,下及庶人奴婢夷狄,以类相从,合其辞语,善者以为洞极之经”。“天怨地咎,国之害微,立洞极经文”。
卷九十六: “究洽洞极七竟,以类次书文使相得,灾悉灭亡,致洞极之吉文”。
卷九十八: “其大也则洞至无表,其小也则洞达无里,尊则极上,卑则极其下。……然吾乃为太平之君作经”。
卷一百零二: “大集具正事,考本天地之根,以除天恐地咎国之害,立洞极经”。
卷一百二: “故施洞极之经,名为太平。”
卷一十五至一百十六: “今天上皇平洞极之气俱出治,阳精昌兴……真人务顺吾书言,刑自绝”。
卷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六: “故教人拘校古今文集善者,以为洞极之经”。
上列引文足证:《太平洞极经》与《太平青领书》系一经二名,只是由于传播地区不同,卷帙有所取舍和调整,在天师道名《太平洞极经》,在太平道则号《太平青领书》。
汉末以后,《太平经》又有演变。
南梁孟安排《道教义枢》中说,襄楷向汉桓帝献《太平经》, “帝不信之,其经遂隐”。到汉灵帝时,太平道张角“颇有其书”。到晋时,著名道教理论家及炼师葛洪,在其所著《抱朴子·遐览篇》中著录《太平经》五十卷、《甲乙经》一百七十卷。《太平经》卷五十中说:“可知吾书,犹天之有甲,地之有乙,万世不可易也。”又该经以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为部,故《甲乙经》很可能是《太平经》的别称。⑴五十卷之《太平经》,则又另一《太平经》传本。南北朝时,《太平经》仍隐于民间。据《道学传》第十五卷中说,南梁东海丹徒人桓闿,曾在民间求得《太平经》一部,其师陶弘景认为“此真干君古本”。《云笈七签》卷六《四辅》亦载陈宣帝时周智响取得《太平经》,并在至真观开敷讲说,自此以后,《太平经》便又行世。到唐末,间丘方远节录《太平经》,分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部,每部节录原经十七卷成一卷,编次为《太平经钞》十卷。⑵南唐沈汾《续仙传》及宋贾善翔《犹龙传》述说闾丘方远诠《太平经》三十篇。宋邓牧《洞霄图》卷五中又说闾丘方远“钞为二十卷”。这里所说十卷、二十卷、三十篇,实际上都是指《太平经钞》,因《太平经》原文节录分为十部,每部一卷,则为《太平经钞》十卷;如按每部节抄分为上中下三篇,则共为三十篇;如按每部节抄分为上下两卷,则共为二十卷。由于传本分篇、卷的方法不同,故有此三种说法。闾丘方远除节录《太平经》,编次《太平经钞》十卷外,他还从《太平经》中选抄辑成《太平圣君秘旨》,其内容论述精、气、神之关系,辑存守一之方法甚多。《宋史·艺文志》所著录的闾丘方远《太上经秘旨》及宋贾善翔《犹龙传》所称《太平秘旨》,均为此书别称。关于《太平经》本身,宋《四库阙书目》及《宋史·艺文志》皆著录为“襄楷《太平经》一百七十卷”。这是误将向汉桓帝献“神书”的襄楷,当作为该经的造作者。宋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卷六说:“今甲乙十部合一百七十卷,今世所行”。元马端临《文献通考经籍考》著录“《太平经》一百七十卷”。元赵道一《仙鉴》也说:“其经以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为部,每部一十七卷”。这说明《太平经》一百七十卷到元代还是完整存在的。及至明代,《太平经》便残阚严重了,明白云霁《道藏目录详注》及明李杰《道藏目录详注》都说《太平经》只存:卷一至十四,卷三十五至五十,卷五十一至九十(内有缺卷),卷九十一至一百七(内缺九十四、九十五),卷一百八至一百十九。这说明《正统道藏》中只存《太平经》八十七卷,除去外字号一至十卷为《太平经钞》,则实存本文仅七十七卷。迨至近代,涵芬楼影印《正统道藏》,较之原刻本《正统道藏》中《太平经》卷帙,则又更为残缺,只存下五十七卷,即:卷三十五,卷三十六至三十七,卷三十九至五十五(五十一与五十三同卷,缺五十二),卷六十五至七十二,卷八十六,卷八十八至九十三,卷九十六至一百四,卷一百十四,卷一百十六至一百十九。另卷一至卷十,乃是闾丘方远的《太平经钞》。为什么又短缺了呢?因涵芬楼影印《道藏》是照北京白云观所藏明英宗赐《正统道藏》影印,而白云观所藏《正统道藏》已有散失,因而影印本也随之短缺了。
近代学者王明先生,根据多种道教经书及有关史籍,参照合校,编著了《太平经合校》,基本上还原了《太平经》一百七十卷的轮廓与内容,这对于宗教史及思想史研究是一大贡献。
【3】经文思想
无为和有为
五斗米道在《老子想尔注》中,继承了《道德经》的“无为”思想,认为无为是“道性”,不为恶事,“有天下必无为,守朴素,合道意矣”,而“无为”的状态就如同婴儿,“婴儿无为,故合道。但不知自制,知稍生,故致老”,“专精无为,道德常不离之,更反为婴儿”。太平道的《太平经》则认为:“天地之性,万物各自有宜。当任其所长,所能为。所不能为者,而不可强也。”“无为”与“道”相连,上古所以“无为而治”,就因为“得道意,得天心意”。人如果能够“入无为之术,身可有也;去本来末,道之患也”。魏晋以后,无为的思想成为道教社会观和道士全身修仙的基础。《云笈七箓》卷九十《七部语要》中有一则称:“执道德之要,固存亡之机,无为事主,无为事师,寂若无人,至于无为。定安危之始,明去就之理,是可全身、去危、离咎,终不起殆也。”因此,事主、事师以及全身都需要以无为作为指导,无为就是“道德”的纲要。东晋葛洪在《抱朴子内篇》中认为“天道无为,任物自然,无亲无疏,无彼无此也”。批评“仲尼虽圣于世事,而非能沉静玄默,自守无为者也”,并称老子曾训诫孔子:“良贾深藏若虚,君子盛德,容貌若愚。去子之骄气与多欲,态色与淫志,是皆无益于子之身。”同时,葛洪还认为求仙之法,也要“静寂无为,忘其形骸”。
南朝齐梁时陶弘景的《真诰》指出“喜怒损志,哀感损性,荣华惑德,阴阳竭精,皆学道之大忌,仙法之所疾”,而“仙之要道,生之本业”,就是“知而不为,为而不散”。《西升经》有“道以无为上,德以仁为主”之句。韦处玄注曰:“道无体,无为而无不为,故最为天地人物之上首。”他将“无为”置于天地、人物之最高处。《西升经》还称“人能虚空无为,非欲于道,道自归之”,“无为养身,形骸全也”。徐道邈注曰:“清净无为,抱德养身,和气已复,故形骸保全也。”金元以后道教全真派的一些高
天道与人道
道从天道与人道的区别来论述无为和有为。认为:“无为者,天道也;有为者,人道也。无为同天,有为同人。如人担物,两头俱在则停稳,脱却一头即偏也”。接着他又说,如果两头和担子俱脱,那就回到原来的状态了。CF有的则从有无的角度闸述:“无者,明恍惚之妙也;为者,明变通之理也。”《玄教大公案》中批评了将“无为”视作“土木偶人,推之不去,呼之不来,逼之不动,块然一物”的说法,赞颂“无为”是“贵乎一点灵明,圆混混,活泼泼,无心无而为,时止时行,以辅万物之自然”。在
《道枢》卷十二《大丹篇》中,称“易成子尝遇至人,谓曰:无为之道莫过乎金丹,得道必由乎金符焉。”后世的内丹家更称内修之术是以“有为”作为根基的“无为”。